AI:从梦想走向实用主义
2019-07-15

炙手可热的AI(人工智能)产业,在2019年上半年有点冷。

距离2016年3月AlphaGo战胜韩国围棋九段选手李世石那一历史时刻,时间已经过去三年有余。但三年多过去,那些曾让人们仅凭想象就兴奋不已的颠覆并未发生。躁动的资本和热血的创业者们在逐渐冷静的同时,商业变现也已经成为AI创业公司们集体面临的严峻课题。

AI产业已经由算法为王变为应用至上。投资者要看到订单而不是画饼,公司要赚钱生存而不是比拼算法。2019年,AI行业愈加两极分化。而一切都取决于是否能及时寻找到合适的商业化落地路径。

回归理性

躁动的AI投资者们已经冷静下来。

来看看几家咨询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尽管具体数字不一,但无不反映出AI领域融资降温的趋势。

清科私募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14日,中国AI领域的投资事件为129起,这个数字是2018年的41.3%,更是不到2017年的三分之一。

IT桔子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18年是我国AI领域的投资顶峰。当年AI领域共有668起融资,融资金额为1196亿元。而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结束,我国AI领域的融资有155起,融资金额为341亿元,均不到2018年全年的三成。

中国信通院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AI领域的融资金额为30亿美元,同比下降55.8%。这个数字在全球融资总额中占比为23.5%,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29%。

回顾过去三年中,2017年是AI行业投资热的开始。

这一年是AI行业的“政策年”。国务院2017年7月下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希望 2020 年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后,大量资本涌入AI行业。IT桔子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AI领域投资552起,仅比2016年多了50起,但650亿元的融资金额却比2016年多了76%。公开资料还显示,2017年全球AI领域单笔融资金额最高的5起投资事件中,中国占了4起,其中包括蔚来汽车、旷视科技、商汤科技以及涉足AI医疗的明码生物科技。

需要提及的是,三年过去资本并非不再青睐AI。对于已初具规模营收能力的AI公司,资本依然大手笔并不手软。

其中,今年5月8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旷视科技宣布完成D轮第二阶段股权融资,其D轮总融资额约7.5亿美元。2月27日,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和边缘人工智能计算的AI创业公司地平线宣布获得B轮约6亿美元融资。至此全球三大半导体企业中已有两家(Intel、SK Hynix)成为地平线的战略股东。

而在今年5月,阿里以近36亿元的价格拿到主营智慧交通和智慧安防的千方科技(002373.SZ)15%的总股本,成为其二股东。立足语音语义赛道的追一科技则在今年4月宣布完成C轮4100万美元融资。

两极分化

尽管投资降温,但AI产业的发展依然被业界看好。IDC咨询最新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2018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17.6亿美元,至2023年将达到119亿美元。这意味着IDC认为中国的AI市场五年内将增长近6倍。

但资本愈发冷静下,AI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两级分化日益严重。

一边是AI头部厂商传出盈利的消息,另一边则有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有将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还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人工智能企业共4040家,但其中拿到风险投资的公司仅占总数的30%。

有观点认为,2019年AI行业的泡沫将会被逐渐挤出,会有大批AI创业公司倒闭。事实上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2017年末的发言中就曾表示,过去一段时间AI项目确实存在泡沫,2018年底左右会有一批公司倒掉。

在另一极,发展最成熟的计算机视觉领域的AI公司整体生存状况相对较好。

计算机视觉是AI领域目前的最大赛道。公开资料显示,人工智能产业链主要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其中技术层面包括计算机视觉、语言识别、深度学习等。IDC上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达7.5亿美元,占据当期国内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的四成以上。

事实上,AI创业公司的头部厂商几乎都聚集在计算机视觉领域。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下半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中,商汤科技以23%排名第一,旷视科技以20.6%的份额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的依图科技占据约10%的市场份额,云从科技和海康威视(002415.SZ)以8.1%和4.5%分列第四、第五。AI行业的融资纪录也不断被这些估值达到数十亿美元的独角兽打破。其中,商汤科技在2018年9月完成了10亿美元的D轮融资,投后估值为60亿美元。

从二级资本市场也能看到计算机视觉公司和其它AI领域公司间的距离。在A股上市多年的海康威视2018年营收为498亿元,目前市值超过2500亿元,而智能语音领域同样上市许久的科大讯飞(002230.SZ)2018年营收近80亿元,目前的市值约为685亿元。

IDC在另一份报告中曾预计2018年底,涵盖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语音合成等技术的中国对话式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3亿元人民币左右。以此粗略计算,对话式人工智能市场约占到当期国内AI市场的一成左右。

商业变现

AI行业两极分化背后,取决于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变现。

第三次AI浪潮兴起,AI站上投资风口。众多创业公司的估值也水涨船高。但随着进入资本寒冬、估值整体回落,AI创业公司集体面临着变现课题。仅靠博士就能创业的时代过去了。

AI目前主要面对B端市场的需求。其中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应用的场景最广,已在金融、安防、智能手机、互联网娱乐、零售、物流、医疗等行业实现落地。

安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目前最大的落地场景,竞争也最为激烈。这一方面源于安防领域容易做出成绩,AI创业公司都全力投入。一方面安防的市场足够大。

政府采购是安防订单的重要来源。随着万物互联时代逐步到来,智慧城市成为各地建设重点。2017年全国29个省市还开展了“雪亮工程”。IDC报告也显示,2018年政府市场占据当期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27.5%,位列第一。

海通证券在报告中称,2018第四季度安防招投标的总金额为191亿,同比增长99%。而这些招标项目在2019年一二季度中标并落地实施,形成行业增速的核心支撑。“我们认为以政府投资为核心驱动力的传统安防市场部分由于宏观因素变化,出现了短期波动,但长期来看行业红利远未结束。”

海通证券上述报告还指出,从建设密度来看,我国一线城市千人视频监控保有量平均水平仅为41,相比美英的96和75具备较高提升空间。此外,在 AI、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加持下,安防产品价值提升,同时需求主体正逐步从G端向B端和C端扩展,新安防的市场在快速扩大。

艾瑞咨询认为,涵盖G端、B端、C端的安防需求由被动监控向主动识别过渡,2022年G端与B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亿元。

在对话式人工智能领域,智能客服和营销机器人等企业级应用引人关注。艾瑞咨询认为,2022年智能客服市场空间达170亿元,企业营收突破75亿元。

相对其他AI领域,对话式人工智能在C端的普及度较高。但AI巨头在C端领域也没有找到更好的盈利办法。百度副总裁景鲲在今年5月的采访中曾坦承,虽然大规模量产让成本有些下降,但当前百度仍旧在补贴销售智能音箱。这意味着百度每卖出去一个智能音箱,都会产生亏损。

有业内人士称,现在大都是AI公司去找项目生存,而不是等其它企业来“抱大腿”。很多AI公司为了打出广告效应赔钱做生意,“这是AI落地的普遍困境。”他还提到今年一些规模较小的人工智能公司,为了拿项目不计成本,“从去年就打得很凶了。”

变现更多

但更多的AI技术落地需要缓慢积累的过程,目前尚不能以实现规模性收入证明自己。上述业内人士也谈及,人工智能目前比较大的问题是技术还没有那么颠覆,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短期内在比较浅层的场景上可以落地,但涉及更深的领域并没那么快。

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今年7月,在无人驾驶领域持续发力的百度宣布其L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已在13个城市进行道路测试,里程突破200万公里。但去年11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演讲中曾称,第四级的无人驾驶要落地起码还要十年的时间。

医疗健康行业的AI商业变现也并不快。艾瑞咨询预计2022年AI医学影像市场近10亿元。此外,其还预计2022年AI在制造业数字化经济中的渗透率将从目前的0.4%提升到2022年的近1%。

对于AI头部厂商来说,他们的商业化挑战在于要开拓更多的场景。

以人脸识别为外界所熟知的旷视科技,希望通过机器人在AIOT领域寻找到更大市场。物流成为旷视科技机器人杀入的首个领域。旷视科技在2018年4月还宣布收购了机器人公司艾瑞思。相对于250万亿的社会物流总额来说,被认为拥有万亿市场潜力的安防显然只是个“小生意”。

对于为何要进入机器人领域,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曾解释称,旷视科技最早从人脸识别开始,因为人脸是最好、最有价值的视觉单点。“但不仅要看到,看到之后能不能通过一些决策性反馈,对这个物理世界能够更进一步改变它。使得你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单向数据库,而是一个双向的数据流,还能做反馈、输出。我们认为这是机器人。”唐文斌说。

今年5月,商汤科技也发布了智慧城市、教育、零售、医疗、AR五个行业解决方案。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表示,商汤科技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之间的界限,将AI赋能百业。

需要提及的是,出海正在成为许多AI厂商的新选择。而国际化能成为AI商业化落地的加速器吗?